曾在网上看到一则调查显示:恋爱中的女人最爱问的问题之一是“你爱不爱我?”同时,这也是男人最难回答的问题之一。作为一个纯爷们儿,我对此深有同感!回想那晨光,要么用“嗯哼”躲闪,要么顾左右而言他。“我都已经对你说我很爱你了,你还想怎样,烦不烦啊?”很多时候,这句话只存在于心里最疙瘩的那个地方。
小心,你所说的爱可能不是爱
--------------------------------------------------------------------------------
“今年他又把我的生日忘掉了,他真的爱我吗?”“头天晚上让他早晨把垃圾带出去,可他总是当耳旁风。他是不是根本不在乎我呀?”别急姑娘,心理专家说了,就算他对你的爱比那山高、比那海深,他也未必能记住你的生日,因为爱情它压根不管这块儿!
我们心目中的示爱行为大可分两类:一类是自发的、未经长期计划的浪漫行为,譬如说句“我爱你”啦,轻轻抚摸一下对方的背啦,或者带着对方去吃顿美餐啦......这些行为多是一时兴起,无需瞻前顾后,也无需刻意去记忆;另一类则就需要高度的自觉性和周详的计划了,譬如定期打扫厨房、记得给家里打电话,或者生日、纪念日时记得送礼物。
心理学家在研究中发现,如果一个人对伴侣的爱很深,那么TA会更多地做出前一种行为,而后一种行为则跟TA的爱情深度无关,顶多说明TA的责任心很强。
>>>>>推荐阅读:10招教你鉴定对方是否是真爱
如何判断爱或不爱?
--------------------------------------------------------------------------------
如何判断爱或不爱呢?这绝非你问我答就能了事的!“大脑的情感侧通常在右边,语言侧通常在左边──而两者并没有良好联系。”牛津大学进化人类学者Robin Dunbar博士解释说,因此我们虽可以认知爱,但语言可不是表达情感的好工具。那怎么办呢?
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首先,他们在网上发起了一个调查,其中包含很多内容,与伴侣的亲密程度和感情深度也在其中。然后,参与者们被告知,作为调查的奖励,他们可以到某地为自己的伴侣领取一份礼物。在不同地方进行的实验中,礼物发放的时间被定为第二天或者四天以后,而此时,差异就显现出来了。结果证明,如果第二天就能领到礼物的话,那些和伴侣感情较深的人会准时报到,而如果要等上四天,去领礼物的就只有责任感比较强的人了——无论他们和伴侣的感情深厚与否!
问题简单了,如果你想知道一个人爱你有多深,那应该从那些自发性的行为去考虑;而那些需要自觉和责任感的行为,虽然对生活有莫大影响,但其实跟爱情无关。照此看来,那些口口声声说爱你的人,多半没撒谎,不过,这种爱和责任感毕竟是两码事。
即便爱,也可能和你无关哦!
--------------------------------------------------------------------------------
人的一生,绝大部分的痛苦源于情感,而由情感而来的痛苦不是因为心的距离太远,而恰恰是因为太近。而这种“近”和我们关于“我爱你”的习惯化想法有很大的关系。即:“你爱我,你要为我负责。”然而,“我爱你,但与你无关”来的却更实在些。
我爱你,多半是因你身上的某些特质恰巧符合了我的理想化期望,所以吸引了我。也就是说,我的理想化对象终于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客体,终于可以把我的完美想像投射出去了。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我爱“你”不过是我爱“我的理想化投射”或者我爱“我的美好幻想”。这个“你”和真实存在的客观现实的你关系不大,唯一的一点关系可能就是你是我的理想化投射的载体。
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心灵咖啡网www.psycofe.com和本文出处。(部分资料来源于:果壳网、EL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