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专栏文章 > 文章详细
孩子,我们一起旅行吧
来源:蚌埠求是心理咨询中心  发布:2013-03-16  浏览:876
谈到“旅行的意义”,你想到的会是什么?

是陈绮贞那首小清新味十足的民谣?是年轻人不愿意与世俗世界妥协的途径?还是中年后终于实现了年轻时环游世界的梦想?

有没有另一种可能?旅行是父母与孩子最浪漫的沟通手段和最有效的教育方法?

“我和丈夫都酷爱旅游,两个孩子都是尚未出生就跟着我们到处跑。儿子在娘胎里去了一趟意大利参加朋友的婚礼,探访了罗马和那不勒斯,结果出生后对意大利食品情有独钟。三年后,女儿在妈妈肚子里跟着爸爸和哥哥横穿美国,从拉斯维加斯到大峡谷,从华盛顿到纽约,甚至还去西弗吉尼亚爬山看瀑布。”儿童教育专家小巫在《小巫旅游蜜语——带孩子丈量世界》这样写道。

“大自然帮我带孩子”


--------------------------------------------------------------------------------

谈到为什么要这么早就带着孩子到处跑。小巫认为,大自然能帮她带孩子,让孩子从小亲近自然,远离城市的污染和喧嚣,对他们的体魄、性情和智力发展,有着述说不尽的好处。

即便只是狭隘地从功利的角度来看,多带孩子外出、让孩子尽早尽多地接触外界,能让孩子拥有阅历丰富的童年,有助于促进智力发育,增强记忆力和想象力,锻炼社交能力,让他们终生受益。

心理学实验证明,大自然的信息具有滋养作用,可以唤醒复杂的人类智慧系统。调查发现,在城市里长大的孩子更加自恋、以自我为中心,在农村生长的孩子却更加关注外界、更合群。可见,孩子们由于生长环境的差异,可以直接导致观念和性格的不同。

在互联网无孔不入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以网络的形式去代替直接交流的方式。而我们知道,无论是图片还是文字,这种信息除了与脑部形成简单的互动外,忽略了身体大部分的功能,例如皮肤的感受、嗅觉、触觉、肌肉的感觉。如果我们亲自来到室外感受空气的流动、温度和湿度、观赏树叶的颜色、嗅到花草的香气时,整个身心的功能都将被唤醒,这是与虚拟网络的最大差异。

当孩子完全浸润于大自然中时,根本不需要拿出一张张英语单词卡告诉TA这个怎么读,那个怎么念。你只需要指着盛开的花儿上的那只蝴蝶说:“Butterfly”。



小小的孩子,大大的世界


--------------------------------------------------------------------------------

大自然是一番美好的体验,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则是另一番滋味。因为孩子们会在大脑里构建自己的思考模式。他们会知道在陌生的地方需要向哪些机构需求帮助,他们知道如何运用自己的资源去完成任务,而当一个人处于陌生环境下,他的优点和弱点都会显示的异常清晰,这无疑给了孩子一次认识自己的机会。

当孩子们在成长中一次次的面对陌生的环境,那么,当他们长大后要面对的各种陌生环境都不会让他感到害怕,因为他已经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一种模式。

慕尼黑大学教育专家兰海认为:旅行是孩子了解世界的过程。她说:“世界有太多的内容需要我们去熟悉和探索,绝对不仅仅局限于学习他国的语言。孩子们和我一起品尝其他国家的食物;熟悉交通路线和公共标志;欣赏形式各异的建筑;体会种类不同的宗教现象;体验和陌生人的相处;适应各种气候状况;甚至是那里的空气中弥漫的不同味道。”

我们仿佛看见一个和孩子一起不断成长的母亲。和孩子一同成长,难道不是既有效又浪漫的教育方式吗?

同时,她也认为这是孩子真正接触世界的方式。

她建议:每次到一个陌生国家之前,先和孩子们一起进行长达一周的培训。包括语言、文化、当地情况和摄影技巧。比如,在去意大利之前的一个月,她就让孩子们开始阅读相关的书籍,让孩子们对文艺复兴有基本的了解,和孩子们一起分享了卢浮宫的神秘和拿破仑的传奇。简单的语言培训让孩子们可以自己通过海关简单的询问,可以让他们自己找到方向,而当地公交行政标志减弱了他们的陌生感。

旅行,也许孩子懂得比父母更多


--------------------------------------------------------------------------------

朴善娥在《最好的教养在路上》中坦言,女儿纯阳教会了她旅行的真正方法。

母女两人在英国博物馆内看展览时,因为女儿纯阳在和其他孩子玩耍,身为妈妈的她只好将行程推迟。她索性“一屁股坐到了地上,找我自己的事情干。大概有一个小时的时间。我就这么静静地坐在英国博物馆前面院子一角的阴凉处,像正午的懒猫一样,打着瞌睡,漫不经心地看着手里的书……”

正是这一小时的漫无目的,朴善娥发现了旅行真正的方法。她说:“目的地太清楚的旅行就像是将脚轻轻浸在流淌的江水中一样,脱离目的地的旅行就像是‘扑通’一下跳到了江水中。江水有时粗犷,有时温柔,我可以把全身心都交给它,随它一起流淌。这是7岁的纯阳教给我的旅行方法。”

是的,成年人往往喜欢在旅行前把行程都安排好,担心的就是旅途出现问题而耽误了时间。殊不知,也许在一些蹉跎的时间里,我们收获了更多。就好像,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许多家长担心孩子走弯路,为孩子设计了不少所谓的“捷径”。但人生被父母一手安排好了的孩子,真的能收获真正的幸福和自我成长感吗?

成长,应当是孩子自己去摔倒,爬起来的过程啊。即使走的是弯路,孩子也能懂得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孩子,我们一起旅行吧


--------------------------------------------------------------------------------

Life is a journey.

生活是一场旅行。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他们会慢慢离开我们。

但当孩子回忆起,年少时父母和他们出游的情景,一定会感激你曾经的陪伴。而你们旅行的回忆,也许会成为他们和自己的孩子述说的最美好的场景。

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心灵咖啡网www.psycofe.com和本文出处。

版权所有:蚌埠求是心理咨询中心网站. 皖ICP备12018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