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专栏文章 > 文章详细
妈妈如何走进孩子的世界?
来源:蚌埠求是心理咨询中心  发布:2013-02-01  浏览:904
如同《约翰·克里斯多夫》的结尾——孩子回答说:“我是即将到来的日子。”

著名学者于丹说:“自从女儿出生,我一直都在向她学习,她成长的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逻辑。”有一次,于丹带着两岁多的女儿坐飞机,看着窗外的白云,女儿说:“妈妈,我们去外边用白云堆雪人吧!平常只有等天上的云落到地上才能堆雪人呢!”于丹当时实在不忍心告诉孩子白云其实是由水汽凝结而成。她说:“我们总是被教育要去认同科学,往往忽略了童话也值得被认同。

孩子的思维值得尊重,孩子们在小时候得到尊重,长大也会尊重别人,去珍惜那些本真的快乐。文化的意义,不也是要我们去体会那些生活中的快乐吗?”

于丹的做法印证了蒙特梭利的观点:一个肉体的胚胎需要母亲的子宫并在那里得以发育,精神的胚胎也需要外界环境的呵护:这种环境充满爱,有着丰富的营养,在这种环境中所有的东西都倾向于欢迎它,而不会伤害它。

罗马诗人朱维诺尔说过:“最崇高的敬意应给予儿童。”

个人和他的环境是相互交换着的。环境塑造个人并使其达到完美。人的个性就是这样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形成的。每个妈妈都应该把儿童的这种神秘的力量当做某种神圣的东西,欢迎它的努力展现,因为个人的个性正是在这个创造性的时期被确定下来的。

如果妈妈将自己世俗的观点强加于孩子,让儿童被迫向环境妥协,结果必然导致他的个性与不合理环境的整合,偏离他原有的正常轨道。妈妈要拥有一颗善感的心,体察入微地感知孩子的情感和思维,摆脱羁绊,进入孩子的世界,才能真正起到引领者的作用。

在自己有孩子之前,对许多妈妈素面朝天,不修边幅也曾颇有微词,等自己有了孩子才知道,真正全情投入又缺乏帮手的妈妈,的确难以对购物、化妆保有热情。这种情形往往要等到孩子5岁,具备很好的自理能力之后,才能有所缓解。

所以,在我眼中,不施粉黛、面露倦容的妈妈,她们耐心的态度,温润的眼神,亲切的面庞,轻柔的话语,无疑就是最好的化妆品,让妈妈们散发出独有的女性魅力。

如果妈妈将自己世俗的观点强加于孩子,让儿童被迫向环境妥协,结果必然导致他的个性与不合理环境的整合,偏离他原有的正常轨道。

妈妈要拥有一颗善感的心,体察入微地感知孩子的情感和思维,摆脱羁绊,进入孩子的世界,才能真正起到引领者的作用。

(选自《妈妈一定有办法》)

版权所有:蚌埠求是心理咨询中心网站. 皖ICP备12018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