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奥运,人类竞技乃本能
奥运发起于公元前776年至公元前388年,当时就已作为规模盛大的体育竞技活动而每四年举行一次,时间定在闰年的夏至之后。虽然中途也有消亡过,但人类一直致力于复苏这一体育竞技赛事,直到19世纪1896年在近代民族国家的语境下成功举办了第一届现代奥运会。
人类之所以不辞辛劳地复苏奥运会并乐衷于这一盛大的竞技活动,与人类自身喜爱竞技有关。一匹活跃好斗的好马,听到别的马蹄声从后面传来时,就会竖起双耳,加快步伐,尽力保持领先地位。人类的竞争无疑也受这种本能因素的影响。人意识到周围的生存与竞争环境,会直接作用于大脑,激起我们对生活的奋斗和冲动。奋争属于比较简单、原始和直接的竞争,它没有更高层次的思想精确性,也不包含任何升华了的理想。
二、竞技与自我实现
无论是想征服观众的艺术家,还是想通过比赛夺冠的运动选手,他们的行为都来自成就动机——一种追求成功或成功地达到某种卓越水平的心理动力,它是激发人们投入各种竞争的最基本的原动力。用老百姓的话来说,成就动机就是好强心、好胜心。一个争强好胜的小学生,常常在班级考试中名列前茅;一个既不争强也不好胜的运动员干脆别当运动员,因为他不具备一个运动员应该具备的起码品质。
心理学的许多研究证明,成就动机与竞争的成败有密切关系。成就动机是一种相当稳定的人格特征。在年轻时具有较强成就动机的人,常常在五六年后仍然具有较强的成就动机。这也是运动员的全盛时期。
在所有这些因素中,最重要的、构成竞争心理内核的因素,是由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抱负水平和意志品质。抱负,指人的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也叫做志向。抱负和成就动机不是同一概念,但有密切联系。成就动机是一种想取得成功的愿望和意向,抱负则是成就动机所指向的目标。
志向往往是这样产生的:当一个人与大家在一起时,他的自我概念便模模糊糊地在他的头脑中呈现出来,他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同伴中举足轻重的人。他默默地观察着别人,特别是那些出类拔萃、有造诣的人,从他们的思想和行动中获得启发,同时思考着,自己如果在这方面赶不上他,那么在哪些方面有可能超过他,做出令人钦佩的事。人的志向就这样产生了。
因此,成就动机与抱负水平是互相“配套”的。有多强的成就动机,就有多高的抱负水平。抱负水平有什么用?这可以用拿破仑的一句名言来回答:“不想当元帅的士兵就不是好士兵。”换言之,没有高水平的抱负,就不可能取得杰出成就。据此,可以做出一系列的类推:不想当冠军的运动员就不是优秀运动员。对人的“社会自我”来说,获胜常常意味着他在智慧、技能、修养、德行等方面胜过他人,而奋争将会使人从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在别人心目中建立起他所期望的“自我”的形象。
三、我们为什么喜欢观看竞技,为冠军喝彩?
每个人都渴望自己能力得到别人认同,渴望自己受到关注。能够在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意味着他在智慧、技能、修养、德行等方面胜过他人,比其他人都强大。当我们在观看比赛为冠军喝彩的时候,我们也会幻想自己成为那个万众瞩目的英雄。这个幻想的过程,心理学称之为投射,而投射的结果是移情。
当运动员在赛场挥洒汗水,奋力一搏的时候,我们为之鼓舞,为之感动;当我国的运动员获得冠军,五星红旗在奥运会上悠然飘扬,国歌的旋律在空中盘旋时,我们感到内心震撼,激动不已。缘何我们会表现出一反常态的激动?也许答案还要在下文中继续寻找。
四、奥运与民族主义、族群认同
奥运必须以民族国家(或被容许的行政实体)为单位,为什么运动员领奖时必须奏国歌?中国“国歌”在1896年首次出现,当时李鸿章访问欧洲,在各国代表唱国歌后才知道中国没有国歌,唯有清唱一首喜爱的古诗代替﹕“金殿当头紫阁重,仙人掌上玉芙蓉,太平天子朝天日,五色云车驾六龙”,不伦不类之至,他却成了中国史上唯一能在国际场合“自选”国歌的人。
今天被称为现代奥运之父的顾拜旦(Pierre de Coubertin),其实是法国民族主义者、多于今天我们定义的世界人本主义者,他复兴奥运的导因之一是法国在1870至1871年的普法战争大败,促使他相信加强体育教育是拯救法国的途径;顾拜旦毕生推动的童军,原来也为同一目标服务。否则,现代奥运完全可像古希腊那样,以城市为单位,又或以赞助商为单位;这里的民族主义,源自一重建构。
这些民族主义的建构有必然的逻辑结果,就是让奥运变成民族国家的政治角力场。历届国际奥运会让比赛变得愈来愈民族主义化,也有必然结果,就是令奥委会成了影子联合国,得到政治影响力。
在民族主义与运动上,若国家队输掉比赛,全民会有共同的失落感。因为,民族尊严与民族文化与政经力量的影响息息相关,尽管其影响或言过其实。最重要的因素为共有的情绪。民族的社会心理学解释道:这一情绪源于人们包含的民族认同(个人对群体的归属感)与民族尊严(与群体成功的自我联系)。
民族主义在中国是一个很容易被激发的东西。其中不乏因为意识形态与信仰真空所带来的移情作用。有人认为,自己的一腔热血和振奋是爱国主义。当然,作为一个国家的人民,大多数人都会有一种心理上的爱国主义,民族自豪感。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形成的对故土、对祖国山河和对人民深厚的感情,它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独立的基本凝聚力,是一个民族无价的精神财富。
爱国主义的基本特点,就是无条件地热爱自己的祖国。爱国主义的实质是对共同民族历史文化的认同和崇拜,对现实乃至历史上本民族活动区域的家园性认同和守护,有在主体民族主导下日益融合趋同的血缘关系和趋近的生活习俗,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共同区域政治实体的理想、实践和倾向性。
正是因为有了以上的基础、动力和情结,才使广大仁人志士有了关心故土,关注民生和政治。正是因为大家共同拥有一个符号,一个生存空间和利益攸关的活动区域,才使区域内发生的一切与每个人及家庭的命运戚戚相关,从而使大家共同关心国家命运,过问政治成为合情合理的事情,并行成强大潮流。
综上,可以解释为,缘何奥运得以复苏,奥运与民族国家的千丝万缕的关系,以及一国国民在观看奥运自己国家运动选手夺冠时,所表现出来的亢奋、激动、自我感、荣誉感和自豪的心情。
来源于 心灵咖啡 原文:
http://www.psycofe.com/read/readDetail_269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