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专栏文章 > 文章详细
自我接纳
来源:蚌埠求是心理咨询中心  发布:2011-12-10  浏览:1024
古希腊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在临终前有一个不小的遗憾——他多年的得力助手,居然在半年多的时间里,没能给他找到一个最优秀的关门弟子。 

 

   事情是这样的。苏格拉底在风烛残年之际,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就想考验和点化一下他的那位平时看来很不错的助手。他把助手叫到床前说:“我的蜡所剩不多了,得找另一根蜡接着点下去,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明白。”那位助手赶忙说:“您的思想光辉是得很好地传承下去……” 

 

    “可是,我需要一位最优秀的承传者,他不但要有相当的智慧,还必须有充分的信心和非凡的勇气……这样的人选直到目前我还未见到,你帮我寻找和发掘一位好吗?”苏格拉底慢悠悠地说。

 

    “好的,好的。”助手很温顺很尊重地说,“我一定竭尽全力地去寻找,以不辜负您的栽培和信任。”

 

    苏格拉底笑了笑,没再说什么。

 

    那位忠诚而勤奋的助手,不辞辛劳地通过各种渠道开始四处寻找了。可他领来一位又一位,总被苏格拉底一一婉言谢绝了。有一次,当那位助手再次无功而返地回到苏格拉底病床前时,病入膏肓的苏格拉底硬撑着坐起来,抚着那位助手的肩膀说:“真是辛苦你了,不过,你找来的那些人,其实还不如你……,’

 

   “我一定加倍努力,”助手言辞恳切地说:“找遍城乡各地,找遍五湖四海,我也要把最优秀的人选挖掘出来,举荐给您。” 

 

    苏格拉底笑笑,不再说话。 

 

    半年之后,苏格拉底眼看就要告别人世,最优秀的人选还是没有眉目。助手非常惭愧,泪流满面地坐在病床边,语气沉重地说:”我真对不起您,让您失望了!”

 

    “失望的是我,对不起的却是你自己。”苏格拉底说到这里,很失意地闭上眼睛,停顿了许久,才又不无遗憾地说:“本来,最优秀的就是你自己,只是你不敢相信自己,才把自己给忽略了,给丢失了……其实,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差别就在于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发掘和重用自己……”话没说完,一代哲人就永远离开了他曾经深切关注着的这个世界。 

 

 

    让苏格拉底永远遗憾的是什么?是他非常器重的助手没有学会自我接纳。 

 

 

    如此看来,自我接纳是我们人生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我们为什么要认识自己?认识自己,不管好也罢歹也罢,都要先坦诚地接纳自己,爱自己。在心理学上,所谓自我接纳,是人对自身以及自身所具特征的一种积极的态度,也就是能欣然接受现实自我的态度。一个人连自己都不接纳,还怎样去接纳别人?钟爱自己,这绝不是自私。没有对自己的接纳,我们的心灵就会被压垮,哪里还有成长的希望?还怎样一步步地走向成功,生活的真实是: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学会自我接纳.

 

   去理解真实的自己。即接受那个带有各种各样无论多严重缺陷的甚至“没前途”的自己,这个理解的内容是丰富的,逐步深入的。

      依次可能是了解和正视过去(这个阶段某些同学可能需要哭很多很多次才能走过,有时候看似没有什么可悲伤的,过了很久才突然发现自己掩盖的那么深那么深),


     原谅自己的差强人意(只是不计较或责骂,但远非爱上),


     理解自己的限制,


     看见自己的闪光(欣赏自己的优点,建立初步的爱自己的能力),


     欣赏自己的真实,
    理解包容自己的任何缺陷(如果一定要称之为缺陷而非人性的特点),


    摒弃任何自责或自扁(真正做到欣赏自己),


    允许自己任何角度失败和平庸,


    允许自己从“nice guy”变成一个没有任何光环的人,忽略全部自己的优点不谈但同样骄傲得意。


    光这一条就很丰富,你允许自己不会打篮球,但你可能觉得自己比别人懂哲学。


     这里讲的是你甚至允许自己连哲学也不懂什么,连你之前最得意的东西,比如你的身材,比如你的“才华”,都允许漏洞百出。允许自己比最“烂”的人还“烂”。其实同时,也要打破“烂”和好坏优劣的概念。



    这可能是很多年的过程

    然后这就是个变更加强大的过程,


    自信不在具体的办事能力上,而是在内在价值认同感,

    感到自己对自己的无条件的爱,

    就会忽略别人对自己的价值评价,

    表现出来的就是不那么在意别人的看法,

    然后也就不再事事为了争得别人欣赏,

    便忘了自己,忘了理会要丢脸还是会被喜欢,

    才有机会沉浸在事情本身,

    或是需要别人的帮助,或是需要请教别人,或是需要耐心等待,或是需要承受各种失败,就都不是问题了。

      而后,反倒更多表现出对别人真正的关注和理解。

      这时才会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你看,
     孔子这句话跳过了这么多复杂艰难的过程,说给我们听,我们怎么可能真的做着这样的行为呢!


    更多的人是一边强奸自己的心,做己所不欲的事情,


    然后必施于人,也同样强奸别人。

     这时就会很轻松,离开自己最初给自己建造的监狱。


     也停止给周围人建造监狱,停止让他们为自己的监狱付出代价。


     这时才有独特的自我,强大的自我,自由的自我。


     最后强调一下,我所写这段文字,本身并没有太多新意。

    但我觉得,亮点是,先后顺序。

     这些观点我们时不时都会有,然后坚持一段时间就会反复,然后要花更久再次发现它的价值。

     至少我曾经很困惑,到底该怎么爱自己,忽视我的缺点是爱吗,欣赏自己的优点是爱吗,对自己的优点也不在意了可以吗?

    任何跳过顺序的行为,都会走不通。走不通的挫折对某些人可能是巨大的,是绝望的。

     我再一次引用肉体的锻炼原理。每个人有其自身所处的肌肉水平,在健身房所选的重量过大过小都会使自己健身效率明显降低。那些肌肉迅速张起来的性感帅哥,一定不是那些冒进的,不累死自己不罢休的人。或许你看他们能举那么重的重量,那只是在你水平看来,其实他们本可以逼自己举更大的重量,但他们不会那样做——效率很低。所以,这些顺序,要对号入座依阶段进行,不宜着急。 然而,你可以通过经常来尝试,发现自己到底处在哪个阶段。比如,你告诉自己去宽容别人,但不久你发现你无法做到,那么就明白,这不是你该用的“重量”,可能你要回到理解自己的不足开始。

 

                                                   转载
版权所有:蚌埠求是心理咨询中心网站. 皖ICP备12018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