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专栏文章 > 文章详细
孩子的发展到底是谁的期待
来源:蚌埠求是心理咨询中心  发布:2011-09-26  浏览:981
在一次沙龙活动中,一位姓杨的心理老师谈到女儿的问题,忧心忡忡,一再强调自己很失败。女儿到底有什么严重的问题呢?据杨老师所说,女儿是外地一所重点大学的大一学生,喜欢理科(遗传父亲),性格内向,不爱说话。杨老师认为女儿情商为零,不会处理人际关系,将来会吃亏。特别是今年回老家过年,听到很多负面新闻,比如官场腐败,她更担心女儿适应不了社会怎么办。她希望女儿提高情商和口头表达的水平,寒假期间言传身教,但收效甚微,还搞得女儿很反感。

我相信,像杨老师这样“杞人忧天”的家长不在少数。因为只有一个孩子,输不起。怕孩子走弯路,怕孩子跌跤,怕孩子吃亏。总希望孩子按照大人的意愿去走自己的人生之路。表面看,家长很负责任,都是为了孩子好,但是往往忽视了孩子的需求。杨老师的女儿已是大学生了,是成年人,她有她的期待和需求。但做母亲的并不了解,只是一味地把自己的期待强加给孩子。当孩子并不接受也不领情时,就会产生深深的挫败感。

家长的期待并不一定是孩子的期待,你没有理由一定要孩子满足你的期待。你认为是问题的,不一定是问题。即使是问题,但孩子不想改进时,你只能等待。有很多担忧,其实是为不可知的未来买单。我妹妹的女儿不爱读书,在民办大学混了个大专,谈恋爱时找了个很一般的男孩。这一切都令妹妹、妹夫烦恼不已,经常找我诉苦。现在她的女儿已结婚生女,工作稳定,夫妻恩爱。

 

不可否认,有些孩子是不省心。但说句实话,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很多问题是童年、少年时期就形成的。那时家长没有意识到,或者意识到了却没有用正确的方法去纠正。比如家长普遍担心的:“内向”问题。且不说性格的外向、内向本没有好坏之分。孩子如果不爱与人交往,不爱说话,其原因大半与遗传有关,不大容易改变,也不需要改变。如果今后真的走点弯路,那也是成长必须付出的代价,未必是坏事。

内向性格并非完全不能改变。如果孩子童年时期父母有意识,可以创造条件去改变。比如多与孩子说话,多带孩子去人多的地方玩,鼓励孩子与别人交往等等。如果这些功课你都没做过,孩子成年以后你又对孩子的个性不满意,那是很不公平的。像杨老师的女儿那样的孩子,只有当她自己觉得需要改变才会改变,而不是为了满足家长而去改变。家长对已成年的孩子所要做的是关心,而不是操心。很多家长一方面希望孩子早日成才,另一方面又事事放心不下,其实是对孩子的不信任。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现在那么多娇生惯养的独生子女远渡重洋去留学,父母鞭长莫及,大多数孩子不也学业有成、事业有成嘛。

最后,我还是要强调一些常识:孩子总有一天要自己飞;每个人的路只能自己走,谁也代替不了;对自己负责,才会对家庭、对工作负责。天下父母心是一样的,但落到“可怜”的地步,接下来就离“杯具”不远了。

      ----转载
版权所有:蚌埠求是心理咨询中心网站. 皖ICP备12018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