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专栏文章 > 文章详细
关注教师:“园丁”的心理压力
来源:蚌埠求是心理咨询中心  发布:2011-09-22  浏览:960
  从心理学角度看,心理压力是指内外环境变化导致的生理和心理变化。一般说来,过度压力和持续存在压力会严重干扰心理和生理机能,使人长期处于紧张、焦虑、抑郁等情绪中,更加多疑敏感,并伴有记忆力下降,注意力涣散,兴趣爱好降低,精力减退,不愿与人交往,睡眠障碍等症状,极大影响学习和工作效率。

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

      教师因其所从事职业的特殊性,其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在某种意义上显得更为复杂。这里既有客观原因,又有主观原因;既有共性因素,又有特性因素;既有内部压力,又有外部压力;既有宏观方面,又有微观方面。众多因素相互交织,共同作用,最终导致了这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生理因素

      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生理因素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遗传因素的影响。神经系统属弱型的人,他们往往比神经系统属强型者在产生冲突面前更易产生相应的疾病;同时,遗传所形成的生理解剖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成为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身体过于矮小、长相较差等会使教师产生自卑、封锁等心理问题。二是身体健康状况不佳的影响。临床发现,多数身体健康不佳的人都有不良的心理反应。支气管哮踹、消化性溃疡、呕吐、心动过速、头疼等疾病都会引起心理失常、精神萎靡,并导致心理障碍的产生。

(二)环境因素

      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环境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物理的和物质的环境。研究表明,在高响度的噪音条件下,教师的视感受性降低,并伴有情绪烦躁、激动易怒的不良心理反应;在光线过强或过弱的环境下工作也会使教师视感受性降低,使教师产生焦虑、愤懑、烦躁等不良情绪反应。

       二是社会环境,主要有:

        第一、有形的压力——制度与现实的碰撞

      教育体制改革挑战教师的心理承受力。诸如职称评定、骨干评选、教师聘任、考核排序、按绩取酬、末位淘汰等等,这是前所未有的压力。这些对于一些心理比较脆弱的教师则很难避免会导致心理不平衡、心态不平等。从业压力越来越大,这些都使得一部分教师处于焦虑和危机之中。

       第二、无形的枷锁——升学率的重负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学成绩始终是衡量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标准。考不完的试,做不完的活,操不完的心,压得教师们透不过气来,整日心绪不宁!反映出当前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升学压力过大、工作超负荷的现实和生存状态。长时期的体力上过于辛苦势必会使心理不堪重负。

       解决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针对中学教师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对策来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而全面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又需要全社会、学校和个人的共同努力。

      1、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中华民族具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这些良好的社会教育环境,为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和发展提供了好的教育环境。在市场经济的今天,更需要全社会关心教育、关心教师的成长,对教师的工作给予更多的理解和宽容,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

      2、关心教师的成长。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师德高尚、学术精良”的教师队伍是办好学校的关键。因此,学校管理者要积极创制条件,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使教师心情愉快,各尽其才,各得其所。学校的领导者要尊重教师的权利,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高度重视和关心教师的心理健康。学校的员工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学校的工会组织要通过组织联欢会、假日旅游活动、教代会和教师心理健康研讨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和形式,让教师广开情感宣泄的渠道,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增进教师的身心健康。

      3、教师要学会自我诊断、自我调节、自我保健、加强自身修养。每个教师,都具有自己特有的气质、性格、能力、兴趣、注意、记忆、思维、感知等心理因素。教师对这些因素的认识和评价,影响着教师的行为。教师有无正确的自我评价,是衡量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志之一。教师要保持自知之明,对缺点不掩饰,对优点不夸大,不缩小,保持自己心理平衡状态。做到在挫折、困难面前不低头,既经得起失败,又经得起胜利的考验。要学会善待自己和善待别人。教师自身也应该自觉提高心理保健意识和技巧,加强耐挫力的培养和锻炼,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在师生关系中尽量减少对学生的烦躁情绪和过激言行。

      4、拓展兴趣爱好,保持乐观心态。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可以消除疲劳、解除苦闷、松驰情绪、焕发精神、陶冶情操,而新的兴趣、新的眼界,有利于扩展教育思路,新的活动、新的知识,有利于教学上的成功。一个尽职的教师是非常辛苦的,需要休息和放松。充当“无所不能”的教育者形象的确使人精疲力尽。因此,教师可以试着在假期做一份其他领域的工作。新的工作体验不仅能使教师得到放松,而且可以开阔教师的视野,增加教师的知识面。教师可以把从其他工作体验中获得的经验、积极情绪带到教育工作中来,更好的促进教育工作。

     众所周知,教师肩负的是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神圣职责,教师扮演的是为人师表的重要角色,教师的工作是一件关系到人的成长与发展的极为复杂的职业,教师的心理健康对学生的发展必将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展望未来,如果社会、学校、教师都来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那么我们的教育事业一定会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附教师心理压力自测参考:

这是一个简易的心理压力自测评估,你可以问问自己,根据自己在过去12个月内的经历和感觉来回答这些问题。

1、你是否在嘈杂的环境中工作或者生活?()

2、你是否有时候很难集中注意力?()

3、你是否经常有失眠的困扰?()

4、你是否对工作不满意或觉得责任心重大?()

5、你是否为计划进展不顺利而恼火?()

6、你是否和某些人包括亲人经常争吵?()

7、你是否常对家人或者小孩没有耐心?()

8、你是否常无法安静下来,并且容易感到紧张?()

9、你是否常有头疼或者胃病?

10、你是否经常忘记东西放在哪里?()

11、你是否有家人健康状况不良?()

12、你是否常考虑到家庭的经济状况?()

13、你是否觉得做做什么事情都提不兴趣?()

14、你是否有暴食或过度抽烟的倾向?()

15、你是否常觉得没有倾诉的地方?()

这些问题中,如果你只有2—3道题回答“是”表明你所感受到的心理压力程度不高;如果你有回答4—8道回答“是”,则表明你的心理压力较大,这时如果能够了解引起自己心理压力的根源是十分重要的。如果这些题目中间有8道以上你都回答了“是”,即则表明你正承受着较大的生活压力,这时,你要冷静下来好好想想如何减压了。

                                                       转载
版权所有:蚌埠求是心理咨询中心网站. 皖ICP备12018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