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专栏文章 > 文章详细
柯里哇
来源:蚌埠求是心理咨询中心  发布:2011-06-15  浏览:1089
国家职业心理咨询师  商爽

 
 
       度度不知从哪听得了了一句很让人难为情的脏话,但是对于3岁的他,这句话估计和外星语差不多有趣,这两天给当成儿歌每每在玩得最专注最兴奋时反复唱:“kao ni ma kao ni ma”稚嫩的童音,欢乐的情绪,轻快的调子,你别说,要不是大人们自己胡思乱想、浮想联翩,谁能就非给这句贴个“脏”的标签呢?

       度爸扭过头小声问:“怎么办?”带着一丝愁容。度妈却不以为意说:“淡化。让它悄悄地来,淡淡地走。”

       到了第三天,度度已经很少说这句话了,可能对于他而言这句不明含义的话像精灵魔咒一样非凡,所以兴之所至,脱口而出,比如玩沙时发现一颗“钻石”(不知哪个小姑娘发卡上掉下的),或者又完成了一幅超现实主义的”珊德玛”画作(四个月前,度度一气呵成十余幅水彩笔作品并命名为“珊德玛”系列)……独坐幽篁里之长啸,发自肺腑,酣畅淋漓。

       有鉴于这句话对于大多数地球人而言较难理解,度妈决定帮助翻译一下,于是乎对到初来乍到的度度说“应该是‘柯里哇’。”度度一愣,歪着脑袋:“柯里哇?”“嗯,柯里哇。”

       第四天了,度度有时冒出“柯里哇”,有时还是未译音。不过,一天也不过3次左右。或许,它真的要淡淡地走了?

       不论何时走,它总是与快乐和美好在一起。
 

      看了这个故事的朋友不知有否启示。其实对于孩子的一些语言、行为,首先我们不能站在成人的立场把其上纲上线。其次即便是以成人的标准衡量好坏,对于我们认为孩子不恰当的表现不是强化,而是忽略,这样孩子才能渐渐淡忘,而反复盯着孩子所谓不好的言词会放大并提醒孩子关注,从而加强孩子的记忆与重复。

      我们很多家长美其名曰给孩子爱,其实那仅仅只能算为孩子付出。爱,不是家长去衡量,而是孩子去体会。如果说我们现在很多家长对孩子带来伤害,可能大部分家长会不以为然。其实道理很简单,对孩子的付出不符合孩子年龄段特点的爱,就是最大的伤害。

      上面案例中度度的爸爸妈妈显然是懂得心理学知识,只有懂得,才能做到。
版权所有:蚌埠求是心理咨询中心网站. 皖ICP备12018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