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专栏文章 > 文章详细
精神分析与个人成长
来源:蚌埠求是心理咨询中心  发布:2011-05-22  浏览:1114
 转载  精神分析是一个什么样的理论?它与人的成长有什么关系?我想先从动物行为学家做过的一个试验谈起。比如小鸭从出壳以后不让它跟鸭妈妈一起生活,而是让它跟鸡妈妈一起走,那它就会认鸡妈妈为它的妈妈。即使长大以后让这它再回到鸭妈妈身边,它也不会再认鸭为它的妈妈了。同样,让小鸭整天跟人走,这样小鸭就会认为人是它的妈妈,长大以后,它也会跟人走。这说明动物的早期行为一旦确定会形成一种深深的印记,后来的成长过程中,虽环境改变,但此种行为也难以改变。这就叫铭印作用。

  科学家的观察和研究还发现,动物的这种铭印作用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形成,而是形成在早期特定的时刻。在某些动物可能只有几周,甚至几天,过了这一时期,行为模式不再养成。此种现象被称为关键期。

  动物行为学家发现的这两种现象,在人身上有没有呢?心理学家发现人也有铭印作用和关键期。虽然人的这两种现象不象有些动物那样明显,但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也是有铭印作用和关键期的。其实我们人人都有体会,例如学习游泳、语言等都是早期学的好,晚了就比较困难了。此外还有人的口味、对歌曲、乐曲的欣赏习惯等,都与早期的生活的环境有关系的。

  进一步推断人的心理的成长,人的人格的发展有没有铭印作用和关键期呢?

  这就是精神分析的理论了,在这一点上显示出它的特点。精神分析是奥地利著名的精神病学弗洛伊德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立的一种心理学理论和流派。在这一点上,精神分析认为,人的婴幼儿时期是关键期。界定在人从出生到约5岁的样子,当然人的心理发展有早有晚,不一定这样绝对。总之精神分析认为人的心理、人格的模式在婴幼儿时期就基本确立了。也可以说,这一个时期是人格的关键期。这一时期,一个人与成长的环境会发生密切的关系,形成铭印作用。此后,一个人如何与外界接触,如何与人接触,如何对外来的刺激做出反应,都会形成模式,这就是铭印作用。有的精神分析学派的学者认为,婴幼儿期之后仅是早期模式的扩展和深化,此后一直是沿着既定的这条道路前进。这也印证了中国古话说的“三岁看老”的说法可能也有一定的道理。
版权所有:蚌埠求是心理咨询中心网站. 皖ICP备12018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