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职业心理咨询师 梁红玉
电视剧《老大的幸福》热播时由于工作忙我没有观看,最近在老婆的鼓动下,我从网络上看开头和结尾各四集,感觉还不错,至于中间的三十多集,看与不看则两可,真希望现在的连续剧在摄制组能好好精简的基础上,审核部门能两次把关,删除冗长无关的剧情,多为观众的时间和幸福考虑。
开始没演几集,老大就在弟弟妹妹的盛情关怀之下,离开了乡村,飞向北京,开始了百姓大众、父老乡亲所谓的大城市生活。在老大看来,顺城才更适合他。而在本人看来,《老大的幸福》剧情如果在顺城这个东北小城市发展,也许内容会更加精彩,影响会更加轰动。如同赵本山把东北二人转推向北京文艺市场一样,范伟不选择了突破和创新,没有走乡村爱情的剧情路线,把本可以在乡村剧情故事转嫁到北京发展。这种“不走寻常路”的精神是值得提倡的,
看到第四十集结束时,我突然为导演担心起来,一集的时间不长,还有一集那么多剧情内容没有安排,真担心一集结束不了。我想像的结局应该是这样:老大和乐乐到了火车站,在火车快开时,梅好从婚礼的喜悦中清醒,认识到老大才是自己最爱的人,演一次“逃跑的新娘”,披着婚纱匆忙赶到,像国外大片结束一样,和老大、乐乐一家三口跳上北上的列车。不仅让观众满意、更能让观众感动得的流泪。
然而我并不是导演,剧情更没有这样发展。车站只有看似幸福,实质孤独并有些阿Q精神的老大,和虚拟设计的乐乐陪伴,走着超越现实的“幸福猫步”,这样的结局让人不免有些伤感。梅好并没有出现,这让许多人不能接受,但这样的结局才更有现实意义。因为夏锦达是有钱的孝子,有接受梅好的思想,还有先结婚后恋爱的观念。而梅好长期生活在夏家,已经逐渐适应这种生活方式,她有权选择他喜欢的生活。对于老大,确实怨不得别人,既然与世无争,还不积极争取,那就让他选择他认为的幸福吧!只要他感觉幸福,那就是他的幸福,他也才幸福!
我们幸福吗?这个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问题要回答起来还真不是那么容易。那么就不妨探析一下“幸福”再对“我们幸福吗?”这一问题做个了断。
自从我参加心理咨询师培训以后,习惯从心理角度分析事物。我感觉幸福更大意义上是一种感觉,它与人们的生活状态有关,但更多的取决于人的心态。而傅老大显然掌握了此要义,他的“知足才是最幸福”让我们再一次领略到了所谓知足者常乐这个道理。人一定意义上要学会自我满足。当然这里说的自我满足,不是骄傲自满,也不是阿Q精神,是对环境的从容和适应。人应该学会改变环境,但更要学会适应环境,哪里有你适应的环境哪里才更可能找到自己的幸福,傅老大也许正是觉得自己更适应顺城的环境,所以最终踏上了回家的路。人应该有理想、有愿望,有生活的目标。但却不能让欲望控制了自己。欲望和愿望是不同的概念,前者是人对客观世界的强烈要求,而后者是人主观世界的一种目标。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应该克制,不能放纵。品质高尚的人,不一定没有欲望,而是能克制欲望。从能克制欲望到无欲,这是一个过程,是一个修养品德的过程。所谓的“无欲则刚”就是我们的心性修养到了一定的程度反而更具有力量。在生活上可以不满足现状,但必须通过自己的劳动、合法的手段去获取,渴求一步登天则更容易让人头破血流。
我们幸福吗?或许依然不好回答。但不管谁比谁幸福,其实我们都可以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