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专栏文章 > 文章详细
用“心理困惑”代替“心理问题”
来源:蚌埠求是心理咨询中心  发布:2011-05-04  浏览:1124
国家职业心理咨询师  梁红玉
      去年四月六日我跟随求是心理咨询中心的心理咨询师到市里某中专学校开展心理咨询,首先一心理咨询师做了“阅纳自己,感悟青春”专题心理辅导,接着是同行的心理咨询对中专学生开展一对一、一对多的心理辅导。整个活动开展的比较顺利和圆满,并使我感受了成长和进步。
      一学生咨询:上课听不进去,注意力总也不集中,容易睡觉,不知如何办?咨询建议,上课听讲,与上网打游戏不同,从内因分析,如果自己对老师的授课内容不感兴趣,注意力就自然难以集中老师的讲课内容上,注意力就容易分散,还有自己连续熬夜,身体太累也容易引起睡觉。从外因分析,如果老师授课能力低,照本宣科,不精彩,如同催眠曲一样自然容易引起学生睡觉,还有天气的原因,比如春困秋乏的原因,所以要结合自身情况进行原因分析,看是那方面的原因,从而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存在问题。
      另一学生咨询:对自己上中专学校有后悔的感觉,想回去复习参加,不知自己选择是否正确?咨询建议:的确,人生会遇到许多的选择,自己有时感觉拿不准意见,内心会有矛盾和突出,不满足自己目前的现实想改变现状,但又害怕自己能力不足担心失败。对于这样的两难处境,首先需要对自己有个正确的判断,是否做好了回去复习考试的心理准备,如果确信自己真心希望如此,那就需要围绕回去复习做准备,比如争取父母的同意,必竟学费要父母出。选择一所理想的复习学校,这样容易出效果。同样要考虑把自己当前的损失降低到最小,比如办休学等。如果对回去复习顾虑和现实困难太多,那就要多考虑当前,把当前的学业搞好,为下一步的实习和工作打下基础。总而言之,要为自己创造一个良好的、轻松的、健康的心理环境。
      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心理咨询师说“有心理问题的,可以留下来向我们咨询师进行交流。”,这样的话对学生和年青人是不适合的,现实是众多学生不相信自己存在心理问题,即使有也怀疑咨询师能否给自己以有效帮助,于是听到这样的话,众多学生选择了离开咨询现场,特别是女生,几乎没有留下几个。当今社会,一般心理问题确实相当普通的存在,青年学生对心理咨询还存在一些误解和排拆心理,不相信自己存在心理问题,因此在咨询实践中要少用“心理问题”字眼,取面代之的是“心理困惑”,这样比较符合实际,也容易让大家接受。
      经过几次咨询还有一个发现,学风好的学校领导更容易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而且对学生的学习及全面成长进步会产生积极和促进作用。而学习差的学校领导往往是在出现严重的问题之后才能引起重视,是一种“亡羊补牢”式的或“表面工程”式的关注,不能产生长效作用,关心的不是能否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而是重视如何让别人知道“我们学校很重视心理咨询”,更容易向上级汇报成绩。 
版权所有:蚌埠求是心理咨询中心网站. 皖ICP备12018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