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专栏文章 > 文章详细
期末考试后父母的管教策略
来源:蚌埠求是心理咨询中心  发布:2011-01-05  浏览:1221
  转载
 
    期末考试将至,虽然只是学期检测,可一旦成绩出来,就会几家欢喜几家愁,就连传统节日——春节的气氛也多与孩子的成绩紧密相连。
孩子没考好,要么自卑绝望,眼泪巴巴的,认为再刻苦也没用,破罐子破摔;要么根本就无所谓,看电视、玩电脑一样不少。
    家长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了孩子吃不下,睡不着。发火批评吧,孩子像个刺猬一下把家长冲得老远;耐心劝导吧,孩子根本不屑于听;打骂也不是,哄劝也不行,家长的关心,孩子非但不理解,不领情,甚至还有点像仇人见面分外眼红。
    家长心里很委屈:如果孩子没考好,能认真反思,努力拼搏,家长是能接受的;可孩子不仅不思悔过,还表现出极大的不耐烦。
    家长心里很郁闷:孩子在考试中所有的失误,家长在考前预料到了,在平时和考前都反复提醒过,可孩子就是记不住甚至还不屑一顾。
    家长心里很不平衡:有许多家长平时根本不太过问孩子,有许多孩子吃穿住用的条件比自己孩子差多了,但人家孩子懂事好学,自己孩子似乎永远长不大,永远只知道吃吃玩玩!
怎么会这样呢?其实问题出在孩子身上,可原因极有可能在家长身上。当今中国父母的教养方式隐藏着很大的危机,如处理不当,极易导致青少年畸形性格的形成。
    期末考后,有的家长会认为自己原来的管教方式过严,把孩子出现问题的责任全揽在自己身上,似乎唯有赎罪才是唯一出路。给孩子买MP3,买名牌衣服,家里和气了,但坚持不了多久,会烽烟再起,因为家长对孩子的娇惯是刻意的,违背常理的,当然不可能长久。孩子也不可能因为无原则的娇惯而有学业和人品上的进步。父母的物质上无节制地满足给孩子的可能不是财富而是让孩子的精神与心灵更贫穷,尊敬的家长朋友,千万不要让你的孩子“穷的只剩钱了”。
    有的家长认为自己原来管得过松,于是步步紧逼,孩子只能是透明的,容不得一点隐私,否则打骂,讽刺挖苦样样用,似乎自己管教的不是孩子,而是妖魔鬼怪,惟有歇斯底里般的严厉才能降妖伏魔。其实,父母的讽刺挖苦对孩子的智力发展是起阻碍作用的,家长买鱼买虾甚至买螃蟹给孩子补一个月所起到的作用可能就被家长一周的讽刺挖苦完全抵消了,
    还有的家长觉得自己和孩子关系极好,父子经常以哥们相称,母女以姐妹嬉闹,家长往往以自己是开明的典范而引以自豪,但却不明白孩子何以学习不好?其实但他们恰恰忘了最重要的一点:角色混乱是不可能搞好教养关系的。
家长的教养方式必须改变,家庭的教养环境必须改善,因此很多青少年学生心理问题的咨询总是伴随着对家长的教养方式的咨询。改变孩子必须从讲求为人父母的管教策略做起。下面就为人父母的管教策略给一些小建议:
    第一,发脾气时,一定要控制感情冲动。
    第二,不威胁,因为威胁是调皮捣蛋的根源,威胁是对孩子自主权的挑战。只要他稍微有点自尊心,他就会故意与大人对着干,以此来向他自己,也向别人显示他不是个胆小鬼。
    第三不收买,因为收买是错误的许诺,明明白白地告诉孩子,如果孩子做了(或不做)什么事情,他就会得到奖赏,同样也是不恰当的教育方法。
    第四不保证,因为保证是不切实际的期望和行为。父母既不能向孩子保证什么,也不应该要求孩子做任何保证。因为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应该建立在互相信任的基础上。如果父母必须依靠保证来强调他们所说的是真话,那么他们也就变相地承认自己那些没有保证过的话是不可信的
    为人父母的注重管教策略的运用,不仅避免以怨报德的事情发生,更让我们的孩子有所成就。 
 
版权所有:蚌埠求是心理咨询中心网站. 皖ICP备12018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