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专栏文章 > 文章详细
孩子学习不好为哪般
来源:蚌埠求是心理咨询中心  发布:2011-01-05  浏览:1168
 镜头:一位家长来到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心,非常无奈地说:“我的孩子写作业特别马虎,老师说了这孩子没有问题,就是欠打。我把他狠狠地揍了一顿,结果只表现好了一两天,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听了这话,我是又吃惊又担心,不仅是对家长而且也是对教师。
      其实,这个孩子很可能就是一个学习障碍者。目前绝大多数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仍然不知道学习障碍的概念,认为儿童学习成绩不良或是孩子品行出来问题或是学习习惯出了问题,只要提高的自觉性,就一定能使他们学习好。学校中没有对这些孩子的学习能力进行评估,没能发现他们固有的学习能力的缺损,把问题简单化。只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没有对其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因而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实际上只要这些孩子学习能力提高了,他们不良的学习习惯和不守纪律的现象就会自动消失,他们的品行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所谓学习障碍是指在听,说、读、写、推理或数学等方面的获取和应用上出现显著困难的一群不同性质的学习异常者的统称。这些异常现象是个人内在的,一般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而造成的。学习障碍不包括因智力落后和家庭环境不良所导致的学习成绩落后,因此我们应对学习障碍者进行区分和鉴别。
      例如:在一个班级中,有三名各科成绩不及格的学生,第一个学生智商为75。他的智商如此低,当然不能获得学习上的高分,第二个学生智力正常,但父母闹离婚,他整天焦虑不安,没有心思学习,无法专心考试。第三个学生智力无大问题,家庭环境也不错,但就是不能很好地完成作业,每次考试都很马虎,经常丢三落四,经测查,他的统合能力低于同龄人水平。所以,这三个学生中只有第三个是真正的学习障碍者,他的内在学习能力的低下是学习成绩上不去的直接原因,这一障碍使他不能有效而快速地掌握学习材料。
      因为我们对学习障碍缺少足够的了解,所以常常把这类学生当成不爱学习,淘气、不守纪律、不求上进、没有教养的孩子。从学习障碍角度讲,这是对他们的误解,他们不是没有上进心,而是某一特定学习能力出了问题,对老师所讲内容不懂,这不是他们的过错。而学校和家长对这些孩子的态度,会导致他们他们形成不良的心理状态,如厌学、焦虑、无助等,长此以往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当家长和老师了解学习障碍的概念后,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孩子是否是学习障碍者,家长和教师可以通过孩子的一些表现做初步的判断,如孩子的智力与成绩不匹配、在某一科目的学习上倍感困难。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学习障碍筛查表》进行判断,该量表涉及感觉动作、视知觉、语言的表达和接受、阅读能力、算术方面等五个方面,可以有效地进行区分,从而采取相应的训练加以矫正。
 
                                                                                             转载
版权所有:蚌埠求是心理咨询中心网站. 皖ICP备12018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