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专栏文章 > 文章详细
家长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沟通
来源:蚌埠求是心理咨询中心  发布:2011-01-05  浏览:1303
“我的心里话没有机会对家人说,他们总是用命令的口气和我说话。”、“妈妈是‘变色龙’,考好了,她就满脸笑容,考差了就会大发雷霆。” 、“有一次我的外语考试成绩不好,爸爸把我从凳子上踹到了地上,我觉得我爸真是个神经病。”、“家长和老师大多关注我们的学习成绩,很少关心我们的心理感受,只有选择上网聊天,和网友交心。”……
      以上是一些青春期孩子的“心里话”。有调查显示:80%的中学生不愿将心事告诉父母;65%的中学生认为家长并不了解自己。而家长们也觉得很“委屈”:“为孩子付出了那么多,怎么连最起码的理解和回报都没有呢?”
造成家长和青春期孩子沟通障碍的原因主要有五个方面:
      一是以老子自居而教训小子的模式和孩子“沟通”,冷言恶语甚至拳脚相向。这种沟通不是以问题为中心,而是以“我”为中心;沟通的目的不是关注孩子的成长,而是为更好地控制孩子。
     二是盯着孩子的“缺点、错误”不放,而对于他的长处和优点视而不见。“你瞧人家!”,这是当今父母最爱说的话,也是今天的孩子最不爱听的话。总认为别的孩子能行的,我的孩子也能行,给孩子施加压力。这不是孩子真正需要的,往往是家长说得越多,孩子的心离得越远。
     三是包办代替孩子的一切事情。认为孩子不具有参与的能力,从而导致与孩子的激烈冲突。
     四是不会或是不愿倾听孩子的心声。只准大人说孩子,不许孩子还嘴、辩解,往往使孩子一肚子怨气。
     五是在培养孩子方面存有“私心”,一个平凡的家长,不想让自己的孩子也平凡地度过一生。“你要好好学习,我  这辈子不都是为了你吗?”这样的沟通,使孩子过早地在心理上承受着不必要的压力,没有快乐可言。
父母应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沟通呢?
    第一,要接受孩子进入青春期的现实。要明白青春期是一个“风暴期”、“危险期”,了解一些青春期的知识以及孩子的精神世界,帮助孩子解决青春期的烦恼,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第二,正确认识孩子,学会为孩子喝彩。就象世上没有一模一样的树叶一样,人间也没有一模一样的孩子。父母不同、遗传基因不同、家庭教养方式不同,孩子自然会有不同的智商、不同的潜能,不能要求所有的孩子都达到同一个水准。用不着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比。一分为二地看待孩子,别瞧人家!应该在乎的是:你的孩子明天会比今天更棒!“让掌声响起来!”,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第三,平等地对待孩子,把孩子当作一个人来尊重。诚然,孩子是需要教育的,但教育只有在理解、尊重的前提下才能有效果。尊重孩子,会使孩子更加自尊、自立、自强。在尊重的前提下与孩子沟通,就是尊重孩子参与的权利。每个孩子都有参与的能力,他们是拥有独立的个人存在意义的人,父母应该认识到这一点,充分尊重孩子参与的权利,才能与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
    第四,要用一颗平常心看待孩子的成长。做父母的我们都很明白:绝大多数人都只是平凡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因此,我们没有必要为孩子设想惊天动地的伟业、轰轰烈烈的人生,更不要从自己是否称心的角度去担心孩子的未来。不要违背孩子的成长规律,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从而剥夺了孩子的快乐与自由。要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
    第五,创设和谐的沟通氛围。与孩子的沟通,讲道理应该只占5%,而情感要占95%;学会倾听,即使你认为孩子说的没有道理,或者只是梦想,也要耐心倾听,并尽可能帮助他去实现梦想;要注意角色的转换,不要把工作中的坏情绪强加给孩子。
 
                                                                                        转载
版权所有:蚌埠求是心理咨询中心网站. 皖ICP备12018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