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专栏文章 > 文章详细
青少年网络心理障碍的预防及其矫治
来源:蚌埠求是心理咨询中心  发布:2011-01-04  浏览:1308
转载
互联网是一种新生事物,由这种新生事物所创造的社会是一个独特的社会。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既能成为青少年学习知识、获取信息、交流思想、开发潜能、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也会使部分学生网络依赖,出现网络心理障碍。网络影响了一些青少年日常生活,导致心理扭曲、学业失败、身心受伤害,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许多问题。以至于许多家长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
网络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症状:
①需要长时间使用网络才感到满足,对网络有过度依赖感,把网络当做生活的中心;②上网时间失控,一旦停止,马上出现情绪低落、兴趣索然、精力不足、容易激动、头昏眼花、疲乏无力,食欲下降等不良身心反应;③对现实生活失去兴趣,参与集体活动及与他人交往减少;④把上网作为排解、调节自己情绪的一种方式,来逃避生活中的烦恼与情绪;⑤平时手指时而不自主地作敲打键盘状,幻想或梦想到互联网;⑥看到一个新网址就会心跳加快;⑦有不明原因的焦虑感。上述症状是过度使用网络而导致沉迷和上瘾,出现明显的社会、心理损害和生理不适,严重者称为“网络成瘾”,轻度者称为“网络依赖”(恋网)。
许多家长对孩子恋网和网络成瘾十分着急;对孩子喜欢网络视若洪水猛兽。其实大家都知道,禁止上网是不可能的。现代社会,让孩子远离网络,无疑于因噎废食。那么如何预防网络心理障碍和矫治呢?
1、网络心理障碍的预防。
对于青少年网络心理障碍,应重在预防,而不是等成瘾以后进行补救性矫治。
家庭。一些青少年网络成瘾与家长教育方法有关联。家长应注意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多与孩子交流沟通,遇事商量解决,为孩子营造平等的成长氛围和成长空间;对缺乏自控能力有又好奇心,喜欢接受新事物的青少年来说,适当控制其上网时间,并与其签订协议,培养自律能力,教会守时、守信、守约。
学校。学校应该以学生成长为本,关注孩子健康的人格发展,营造良好的沟通环境,班主任要多与学生和家庭沟通,保证信息畅通;注意培养愉快的情绪特征,强化心理健康教育,通过讲座和展览,说明网络成瘾危害,提高学生免疫力;通过训练,使学生掌握调节心理矛盾冲突的有效方法;开设活动课,培养学生兴趣爱好,鼓励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鼓励交往健康向上的朋友。
2、网络成瘾的矫治。
青少年网络成瘾后,家长焦急的心态可以理解,但切忌打骂,也不能一下子绝对禁止上网,否则可能把孩子推向社会边缘,甚至走上绝路。
目前,国内在网络心理障碍的矫治中主要运用的方法有个别辅导、家庭治疗和团体干预。
个别辅导包括协助青少年认识到自己已过度使用网络;帮助他们认知自己过度上网行为潜在心理问题;协助他们面对现实,处理自己潜在心理问题;协助制定改善自己过度上网行动计划并督促加以执行;在逐步降低上网时间的同时,培养他们自我控制能力,使其回归正常生活。
家庭治疗主要包括帮助孩子舒缓压力;劝导孩子逐步减少上网时间;多安排户外活动,让他们觉得这些活动不比网络差。
团体干预主要是对网络依赖或成瘾人群以团体心理咨询。团体咨询可使成员有认同感,安全感,通过签订契约,相互支持和相互监督。
版权所有:蚌埠求是心理咨询中心网站. 皖ICP备12018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