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不断发展,举国都在为抗疫奋斗时,蚌埠市心理咨询学会会长、蚌埠市婚姻家庭咨询师协会会长赵巧玲主动向市卫健委疾控中心健康教育组请缨,为住院的重症患者,一线人员;居家隔离的轻症患者;一二线人员的家人,亲友;疫区相关人群,易感人群,普通人群提供公益心理援助,得到同意,开启了万众一心,共同战胜疫情的行动。
1月30日,在蚌埠市妇联的指导下,在蚌埠市民政局的支持下,赵巧玲会长立刻组建成立心理援助自愿者团队。学会会员踊跃报名,但赵巧玲主任考虑到严峻时刻更是需要心理咨询师们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及人格稳定的特点,于是以蚌埠市求是心理咨询中心10位心理咨询师为第一批志愿者开始展开服务工作,后续的志愿者抓紧时间补课以备不时之需。同时开通心理热线0552-2071739 。
从2月1日开始,每天9:00-21:00提供12小时服务。
心理志愿者团队由赵巧玲、陈康茜、张云美、刘宏娇、汤璐、赵桂玲、陈婀娜、徐晓骏、陈崯、周虎等10位心理咨询师组成。他们迅速分为四个小组,赵巧玲会长统筹安排,各小组由专人负责,以保证接线时间内岗位责任到人,接线时间外组织案例督导。目前接线18通电话,基本包含了这样几类情绪状况:有一线医护人员,夫妻战斗在一线,对于无心顾家心怀愧疚;有一线行政人员,经常会不被理解,甚至受到责骂,感到委屈;有一线人员的家属,因为担心他们,忧心忡忡;有反复提醒父母注意安全,做好防护的年轻人,但认为父母不以为然,对此感到愤怒与无奈;有因疫情而不得不长期呆在家里感到憋闷的人们;有担心自己被染有病,继而忧虑家人也会被感染的人们;还有担心自己生命无几日的患者,内心充满恐惧、经常失眠。咨询师们善于倾听,与之共情,涵容来电人员的种种情绪,理解他们的任何反应,使他们慢慢平静下来,并有信心面对未来发生的一切。
电话开通后的来电并不多,为了资源不浪费,赵巧玲会长充分调查,看到各地情况大都类似。后经咨询师们具体分析原因,考虑到人在应激状态下可能更容易把内在的焦虑转化为愤怒投向外界。所以,很可能这期间大家更多的是考虑到投诉,而非心理援助。于是赵巧玲主任再次向卫健委疾控中心健康教育组请示,主动问候确诊病人,及其家属,以缓解他们的情绪,提高他们的信心,唤起他们的希望。136通电话,136次感动。他们说,开始住进来的时候是有些担心的,心情不好,尤其是一家几口都染上病的患者。但看到医护人员那么尽心,感受到政府工作人员照顾的如此周到,不仅考虑身体的救治,且考虑心理的安抚,再加上自己身体渐渐好起来的体验,他们感动万分,数次发生咨询师与对方一起在说到党和政府的关切之情时哽咽到流泪。他们表示,有共产党和伟大的祖国作为坚强后盾,他们信心百倍,完全有信心与全国人民一起共度难关。
咨询师志愿者们表示,不仅是咨询师们安抚了住院病人,更是他们给咨询师上了一堂堂生命教育课,让咨询师们在为一个个生命而感动的同时,自己的生命得到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