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乔治亚大学的新研究发现,男孩比女孩更常用关系攻击行为——恶毒的谣言,社会排斥以及社交拒绝——来伤害或是控制他人,揭穿了“坏女孩”的神话。
这一纵向研究发表于美国心理学杂志《攻击性行为》的网络版,它追踪了一群从初中到高中的学生发现,在每一个年级,男孩都比女孩更常用关系攻击行为。
由乔治亚大学教授Pamela Orpinas领导的一支团队分析了收集于620名学生的数据,这些学生是从乔治亚东北部的六个学区中随意选出的。从读六年级到读十二年级,这些参与的学生完成了一年一度的调查,这就可以让乔治亚研究者们在关系攻击行为及受害行为上以明显的轨迹来识别并给他们分组。
“总的来说,我们发现关系攻击行为是非常普遍的一种行为。几乎所有被调查的学生,百分之九十六,在这七年的学习过程中,对他人传递过谣言或是做出过厌恶的评价。”Orpinas这样说道,他是公卫学院的一名健康促进行为教授。
还发现受害经历也是非常普遍的。超过百分之九十的学生说他们曾至少经历过一次关系攻击行为的伤害。
分析发现学生遵循三种做坏事的发展轨迹以及三种相似的受害轨迹——低,中,高,然后下滑(也就是说,在初中是非常高的,在高中开始下滑)。在检查这些轨迹在性别上如何不同时,这些数据显示出了一些未曾料到的结果。显著地,更多的男孩进入了两种较高的关系攻击行为轨迹,而更多的女孩进入了两种受害行为较高的轨迹。
“我们有针对阻止女孩好斗的书,网站,以及会议,还有许多关于女孩为什么有关系攻击行为的定性研究,”Orpinas说道。“但是说来也奇怪,我们对男孩为什么会有关系攻击行为却没有足够的研究,因为人们将其假设成了女孩的行为。”
Orpinas解释道,关于关系受害行为的研究在科学文献里是一片未知的领域。要弄清楚为什么女孩比男孩更可能成为关系攻击行为的目标或是更可能被一些专家和研究人员视为富有侵略性,还需要更多的研究。
尽管该项研究可能会提倡对“坏男孩”及他们为何会做出此种行为进行更多的学术研究,Orpinas说到,研究结果最终会着重于一种需求,即在项目中公平地囊括男孩和女孩,以减少关系攻击行为为目标。
“最后,我想我们需要讨论一下我们如何才能聚焦于增加孩子间的正向互动而非负向互动,”她说到,“因为学生所钦佩的孩子常常是对他人来说既有趣又有积极作用的。”
该研究由乔治亚大学健康促进行为系的博士生Caroline McNicholas和来自东南路易斯安那大学的人体运动学和健康研究助理教授Lusine Nahapetyan共同完成。
[心灵咖啡微信号:psyco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