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专栏文章 > 文章详细
形形色色的男女之“奶嘴男”
来源:蚌埠求是心理咨询中心  发布:2013-08-25  浏览:748
想必很多人都听过周杰伦的《听妈妈的话》,这首歌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劝诫小孩子听妈妈话的歌。但是实际生活中出现了一群“大孩子”他们对自己母亲的话是言听计从,并对母亲形成强烈的依赖,像长不大的孩子,他们就是“奶嘴男”。很多女性在恋爱、结婚后常常抱怨:家有“奶嘴男”,事事都变烦!

什么是奶嘴男?

当下这个形形色色的社会上有着形形色色的人,奶嘴男就是其中之一。顾名思义,就是永远长不大的男子。这样的男子不分年龄大小,高矮胖瘦。没结婚前,他妈是他的奶嘴,结婚了,老婆便成了他另一个 “奶嘴”。

其实,奶嘴男的心地挺单纯、性格也热情直率,不过,平时可是比你还会撒娇,还会邀宠。遇事,他不是大刀阔斧勇猛直前的上,却可能躲在你的身后一脸可怜样儿的缩头缩脑。

奶嘴男,有哪些心理特征?

1、没有主见,不论事情大小巨细都要请示父母,有强烈的依赖和恋母情结;

2、EQ(情商)和AQ(抗受挫能力)都不高,一个小困难就足以让其困扰;

3、情绪化,缺乏理智感;

4、较为自我,实则“退行”,经常摆弄玩具,做着不符合身份的事;

5、遇事逃避,习惯性等别人收拾“烂摊子”,典型的“甩手掌柜”。



专家观点:奶嘴男的顺从来自原生家庭,情绪化源起不成熟的人格特质

陈思危,北京燕园博思朝阳心理咨询中心执行主任;北京心理卫生协会会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有着丰富的临床个案咨询经验,长期接受国内资深心理咨询专家进行心理分析督导与临床指导。积累了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对于个案咨询取得显著的咨询效果,对团体咨询成长有着丰富的经验。

燕园博思朝阳心理咨询中心官方网址:www.pkuboss.net.cn  

“奶嘴男”的个性心理特征往往让人家琢磨不透,而每个人的外在行为都有着本质的心理根源,这种根源多数是要从这个人家庭入手。

心理咖啡:奶嘴男为何一面非常听父母亲的话,另一方面却又很情绪化?

陈思危:“奶嘴男”的顺从与情绪化并不矛盾,这是有深刻的心理根源的:

对父母的顺从听话缘由在于其原生家庭。自小的成长环境、家教模式,事事都是父母在做主,父母为其打理了一切,不需要他自己操心自己的明天。久而久之,他很享受父母这种以“爱”为名义的软控制。这些孩子步入成人后,内心深处不安全和危险恐怖随时降临,对未来是怀疑的。在他们心里只有父母那里是自己最安全的港湾。所以,听父母话就不难理解了。

情绪化的缘由在于其不成熟的人格特质。可能前一秒还兴高采烈,后一秒就可能唉声叹气,他们的内心总是很脆弱。在溺爱的环境中长大,经不起挫折,当他们无法在外界获得支持、认同和安全感时候,自信心会严重受损,情绪就会起伏不定。

“你的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我就喜欢这样!”

很多家有“奶嘴男”的女性,总是抱怨自己怎么就喜欢上了,这样一个长不大的男人。小张的男朋友就是其中一个,虽然小张能容忍他凡事听父母的话,但受不了他的专横和自私,他觉得你的东西也他的,他的东西更是他的,他所要做的事情一定要做,不然就会闹脾气。小张被这样的男朋友“折磨”的已经身心俱疲了。

从小张的情况中可以知道,奶嘴男除自己的父母之外,对别人很少顺从,感觉自己跟王子差不多,我们常常会觉得这是一种自我为中心的人,但是其实并没有那么简单。在奶嘴男的心理特征中常常表现得像孩子,其实这是一种心理退行。心理退行,是精神分析中常说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主要是个体不愿意面对而选择逃避现实的一种心理防御模式。

陈思危认为,“奶嘴男”现象的心理根源有恋母情结、生存焦虑和现实逃避等,其因可能是有一个强势的妈妈。家庭互动模式总是以妈妈为主,大小事都要妈妈定夺,长期在这种环境成长,习惯了这种方式。而自身在实际生活中,人际关系经常受挫,无法在外界获得支持和安全感,自信心严重受损,而只有妈妈那里可以获得无条件的宽容和支持,回归成了首选,逃避现实压力和生存焦虑,此举加速了心理的退行。

基于上述的因素,“奶嘴男”的行为模式往往与常人不同,遇到挫折或者不顺心的时候,总是处于焦虑不全的心境里。

如何断奶?让我们彼此的关系处得更好!

“奶嘴男”也有春天,他们身上也有很多人格魅力,例如他们善良、纯真、热爱生活、渴望爱情等。所以,自然会有女孩子喜欢,但是一旦喜欢上了,在一起了,就发现原来自己的男人是“奶嘴男”,无奈之余总想帮助他“断奶”,希望得到转变。

我们说“断奶”,一般是指给幼儿断奶,但是对于更多人来说需要“心理断奶”。心理断奶,是要脱离父母,消除依赖性,实现生活、经济、感情上的独立。对于这些“奶嘴男”们,心理断奶没有彻底!

在婚恋中如果一个女性遇到了一个奶嘴男,并且爱上他。那么这些女性该如何给这些“孩子”断奶呢?

一、善用其母,双管齐下

奶嘴男是最听他妈的话,如果你想改变他,就要联合自己未来的婆婆,双方沟通后,共同帮助他“断奶”。为什么这么说呢?如果你在没有与他妈联盟的前提下给他断奶,这种不堪忍受的事,他一定会在自己妈妈面前哭诉,到时候婆媳自然会有一场“恶斗”。所以,沟通全面,双管齐下比较稳妥,来消除他的依赖。

二、拒绝当“妈”,激发他的责任心

前文中说过,没恋爱或结婚前,妈妈是他的“奶嘴”,之后女朋友或老婆是他的“奶嘴”。这过程中你无形中就担当了一个“妈妈角色”,而他什么都不管,依赖着你,一点责任心都没有。所以,一定要拒绝当“妈”,必须激发他的责任心。

三、不必事事过问,适当做“甩手掌柜”

奶嘴男其中一个心理特征就是喜欢做“甩手掌柜”,什么事情,无论大小巨细,他都不管,甩甩手,让你去做吧!这种懒散、不管事、依赖心重的行为,必须“扼杀”,他不是喜欢做“甩手掌柜”吗?那非让他做不成,自己来做做,逐步培养他的动手能力和责任心。

陈思危觉得作为“奶嘴男”的女友或者妻子,其实也不必深感委屈,“奶嘴男”带来的困扰非常难受,需要通过互动模式的调整,来帮助双方建立更合适的婚恋家庭关系,女方可以经常表明对男友或者丈夫的期待和需要,学会示弱和“甩手”,在“奶嘴男”有符合自己需要的表现时应及时认可,刻意放大“奶嘴男”的闪光点。这些努力的前提是,女方自身应及时摆脱“母亲角色”,才可能使双方的关系回归真正的常规模式。

预防“奶嘴男”,应该从小抓起

社会上认为“奶嘴男”是80后典型代表,熟不知,这种人群数的增加不在限于此,90、00后可谓异军突起。面对这种数量的持续增加,为了以后孩子更好地生活,更好地恋爱、结婚,做父母的该如何做?

陈思危认为防止孩子成为“奶嘴男”,首先要让孩子树立自信,相处时不要所有事情都揽着做,对其不合适的要求予以拒绝。其次,对于父母而言,应该直面自己在教育上的问题,正确对待“叛逆是孩子成长的重要过程”这一理念并加以科学引导,及早解除对孩子的约束,放手让他长大,激发责任心,赋予其相应责任,引导孩子真正成长。

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心灵咖啡网www.psycofe.com和本文出处。

版权所有:蚌埠求是心理咨询中心网站. 皖ICP备12018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