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专栏文章 > 文章详细
你是否愿意“将就”?
来源:蚌埠求是心理咨询中心  发布:2013-08-17  浏览:712

当你准备买一件衣服的时候,你是否也会经常的在想,“这件衣服还不错”“可以,能入我眼”等等之类的言语。但是,却一直不说,“哇,这件衣服我喜欢的,大爱啊”。你有没有发现,那些被你说还不错,可以当做备用的那些选择,大部分都不在不知不觉中被遗忘。而那些你一眼就喜欢的东西里,大部分你最后都收入禳中。

打开衣柜的时候,是否看到曾经因为“还可以”而买的东西,其实都不怎么穿,而那些你“喜欢”的东西,哪怕再怎么旧了,还是有想穿它的念头。到底是为何,会让你当初愿意选择“将就”,将一件“还可以”的衣服买下?

从生活看“将就”


❤ 零食吃的还剩很少,但是你已经吃不下去的时候,妈妈说让你清空,省的又要堆在家里,你“将就”的吃掉了剩下的——为了成全别人的想法。

❤ 朋友约你看电影,TA想看的和你想看的不一样的时候,两个人相互对望,最后你“将就”了TA,放弃了你想看的——不想让别人不开心。

❤ 去饮料店,老板说你喜欢喝的已经没有了,推荐你其他饮料,你不想再做选择,“将就”的买下了——因为没有“我喜欢”的。

❤ 公司规定要穿黑色的衣服/鞋子,你在网店随便挑了一双“还可以”的,想着应付应付就行了,于是你就付款了——因为紧急需要。

❤ 那件衣服当初觉得“还可以”就入手了,只是到手后没有穿的念头,到现在还新的,你就思量要不我明天就“将就”穿吧——因为丢了可惜。

❤ ……

在“将就”中,我们接受了太多其实原来并不需要的东西,或不喜欢的事物。有时我们自己都不知道为何愿意“将就”,就选择了“将就”。这样“将就”的我们,开心么?如此一种有些逆来顺受、委屈自己的“将就”,你打算何时抛弃?

太多的“将就”之后,丢掉了太多自己的选择,有没有觉得,突然觉得丢失了自己,不知道什么是“我喜欢”了。遇到这类事情的时候,就像我在文章开头说的那样,选择“我喜欢”的,抛弃“还可以”的。从一开始,我们就应该将那些不适合自己的东西与想法,隔绝在外;对于自己身边的事物,每样都做一个取舍,选择你喜欢的留下,抛弃那些你“将就”的。而后,做回你自己。

其实,对于任何一件事的取舍,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备选答案,只是没有坚定。你可以选择抛硬币的方式,当你抛了一次之后,还想抛第二次硬币的时候,你就知道该如何做出选择了。

对于生活,抛弃“将就”,我们才能做回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从感情看“将就”


--------------------------------------------------------------------------------

一说到“将就”,就念及顾漫在《何以笙箫默》中,一句很经典的话:

“你以后会明白,如果世界上曾经有那个人出现过,其他人都会变成将就。”他说,“我不愿意将就。”

然辛夷坞曾写道:很多人都说,只要女人愿意将就,很多人都可以与之携手走过幸福的一生,生活本来就是一场又一场的妥协,许多人都是这样过来的。

对于感情,你会选择“将就”吗?那样真的好么?

在看《我可能不会爱你》的时候,觉得有两个片段让我沉思:

一是李大仁的妹妹跟他说:“以后要是有那么一个人跟我在一起,只是因为觉得我还不错,而不是爱我,我一定会扇他两个大耳光。”

一是李大仁对痛哭流涕不想放手的Maggie说:“那你喜欢的究竟是我这个人,还是因为我这个人恰好符合你所罗列的条件?”

其实,整部电视剧都在告诉我们,感情不能“将就”,很多人在感情方面也不愿意“将就”。你选择“将就”之后,总会出现一些大大小小的问题。“将就”是因,问题是果。什么样的因,导致什么样的果。在最初的选择的时候,就存在问题,因你的选择而需要面对的生活就会出现问题。

你绝对对方还可以,你就决定跟她在一起。那么对对于恋爱,你的态度不一定是非常冷漠的,但是绝对没有相互爱着的两个人哪一种对上眼的感觉,所以也不可能达到那样一种火热程度。久而久之,如果不是问题丛生,那么就是觉得对方几乎与不存在没有区别。

我一直觉得,对于事物的取舍,不应该“将就”,对于感情,那就更加不能“将就”。我们总会做许多勉强的决定,而忘记一种叫“我喜欢”的感受。一段“将就”的感情出问题,也是因为不是“我喜欢”的、不是我想要的。

但是,总会有人跟我说,你还太年轻,不知道什么叫现实社会。它会让你渐渐地丢掉很多的“我喜欢”,让你去“将就”,因为很多事情你“将就”了,才能生存下去。一段“将就”的感情,虽然可能内心过得不开心,但是如果一直“将就”下去,就像辛夷坞说的那样,还是可以幸福的过完一生。

这样的幸福,是内心真正的幸福,还是别人眼中的幸福。只有身在其中的人,才能深有体会。

对于感情,选择“将就”的人,自有他们自己的幸福。只是,不愿意“将就”的人,总还是想跟随着自己的心,选择“我喜欢”的。

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心灵咖啡网www.psycofe.com和本文出处。

版权所有:蚌埠求是心理咨询中心网站. 皖ICP备12018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