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即使一无所有,甚至在最艰险的情况下,他也有选择人生态度的自由,这就是任何人都无法剥夺的;当一个人领悟到生命存在的含义和存在的目的时,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无穷力量。这种存在是超越的,摒弃不利的因素的,只为实现一种存在的意义和目的。
——弗兰克尔《追寻生命的意义》
经历,让人能感受生命活着的意义;
见识,让人能领悟生命存在的价值;
信仰,让人能攀登生命境界的巅峰……
从我们出生来到这个世界,生命就被赋予了意义。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种造物者的恩赐。很多人都在思考生命的价值,我们的生命到底会有怎么样的际遇,又能怎么才能找到生命的意义?于是,前人今人不断地去寻找,不断地去叩问。而我觉得,生命需要我们自己去激励!
当我想起生命这个字眼的时候,脑海中总会浮现出两种画面:一种是动植物在自然界的成长画面,一种是人类世界让人心悸的画面。两种不同的画面让我产生了两种意念:敬畏生命和激励生命。
第一次让我知道,生命是要敬畏的是张晓风的那篇短小的文章《敬畏生命》,我已经忘记自己多大的时候读到这篇文章了。但是我仍然记得“那几天真的看到了,满心所感到的是一种折服,一种无以名之的敬畏。我几乎是第一次遇见生命——虽然是植物的。”我当时不懂,为什么作者能有这样的想法。但我却被“敬畏”二字深深地震撼!
在看看人类的生命,我知道每个人最初都是热爱自己生命的,可生活和外界的东西让这本来很纯粹的思想变得艰难了。人本主义学家马斯洛认为,人一生的追求就是自我的实现,而这种高级的需要是在满足低级需要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出现,生存的需要和安全需要于是成了人最大的需要,但可悲的是在满足这些需要的路上,不知道有多少人放弃了敬畏生命,更别提激励生命了。
帕斯卡尔说:“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人的生命相比大自然中其他的生命,的确是脆弱的,所以我们要敬畏生命。但是即使是一根芦苇也是一根有思想的芦苇,所以我们要学会激励生命。
正如汪国真诗言:“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生命的最佳状态是呈现活力与希望!它需要一种态度,一种选择,一种坚守,一种不放弃的顽强毅力。
当你远离目标,心灰意冷而想放弃时,你不是放弃一个目标,而是在放弃自我,放弃一种信念。
西方有句名言“感谢上帝让你受苦”,生命中的痛苦让你放过来追求爱心保持耐心;让你懂得宽容和饶恕;让你去努力关注未来而不是滞留于现状;更让你在失败和挫折中能善待自己,然后努力去善待别人。
“不知湖畔那群种子中有哪一颗成了小树。至少,我知道,有一颗已经成长。那颗种子曾遇见了一片土地,在一个过客的心之峡谷里蔚然成阴,教会她怎样敬畏生命。”俞敏洪说,“人要做一棵树,活着能为人增添绿色,死了也是栋梁。即使种子被踩到泥土中,也能吸收阳光雨露长成参天大树。”一粒种子让人心生敬畏,一棵大树使人备受激励。对于生命,我们不仅要敬畏生命还要激励生命。
所以,不管走过怎样的历程,也不管品尝过怎样的人生,抑或产生过怎样的爱恨情仇。生活给予生命的,除了剥夺还有更多的赏赐!在我们精神的边缘地带,正是那份柔弱、孤独、无助的感觉将我们彻底的拯救!因为灵魂这粒不死的种子将再次给我们寻求重生的力量!
激励生命,让生命成为更好的生命!激励生命,让心中永远有粒不死的种子!生命的意义在于追寻,追寻的途中需要激励!
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心灵咖啡网www.psycofe.com和本文出处。